关于发布2019年4月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的通知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根据学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现将2019年4月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安排

(一)活动时间

4月17日下午

(二)参加范围

1.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一般以院(处)级单位(部门)为单位开展,全体教职工参加;

2.主题党日活动一般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全体师生党员参加。

各单位(部门)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

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

(一)学习主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关于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意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新时代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引导全校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规律,把握原则,明确师德失范惩处规定,积极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学习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的重要论述,2018年1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具体内容见附件)。

(三)学习要求

1.要紧密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坚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切实把在学习中得到的认识和体会转化为明确教师使命、维护教师形象、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学习记录(包括学习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请假人及理由、学习主要内容和程序等)。

三、主题党日活动

(一)活动主题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问答》,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按照不同类型党支部,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研讨,教育引导党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活动安排

1.规定动作

1)现场交纳党费

党员在主题党日当天,自觉、按时、足额向党支部交纳2019年4月份党费。

2)理论学习

 

 

学习主体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所有党支部均需学习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本期主要学习一、二、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党内存在的哪些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坚定政治信仰?党的政治路线指的是什么?如何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2)继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问答》第二部分。

重点理解把握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有关内容(192页174题,217页189题等),其他内容可安排党员进行自学。

教师支部

组织全体教师党员学习领会《长春理工大学建设“金课”行动方案》。

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深入思考、研讨交流在建设“金课”行动中如何做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支部

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围绕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习质量开展一次座谈交流。

学生党员作交流发言,明确本学期学习目标、具体措施,对学风建设作出承诺。

其他支部

结合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围绕改进工作作风讲一次微党课。

由一名支部成员就如何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升服务意识和效能,讲一次微党课。

 

3)必知必会小知识“扫黑除恶”专项)

①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蓝图”是什么?

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2018年1月开始,到2020年年底结束,为期3年。

2018年:治标。严态势,营造人人喊打的氛围。

2019年:治本。攻案件,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0年:治根。建机制,取得压倒性胜利。

②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坚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

③问:“扫黑除恶”中的“黑”与“恶”指的是什么?

答:“黑”是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恶”是指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

④问:“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哪四个特征?

答:组织特征:较稳定、人数多、有明确的组织者;经济特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有经济实力;行为特征: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多次为非作恶;危害性特征: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⑤问:“恶势力”的特征及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一般为3人以上(相对固定);经常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多次为非作恶,欺压百姓,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

⑥问:什么是黑恶势力“保护伞”?

答:对象为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或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等。

⑦问:“扫黑除恶”斗争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⑧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答: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

⑨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主要工作措施是什么?

答:摸线索;打犯罪;挖“保护伞”;治源头;强组织。

⑩问:扫黑除恶聚焦打击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二)自选动作

各党支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可结合学习工作实际,自主确定一项或几项自选内容。

(三)活动要求

1.指定专人做好记录(记清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请假人及理由、主要内容等),党员做好学习笔记。

2.将本月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上传“新时代e支部”相关栏目。

联系人:田苗华,电话:85582595(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

张竞丹,电话:85582600(主题党日活动)

附件: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重点

中共长春理工大学委员会

2019年4月8日

附件:

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一: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即“四有好老师”的论述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学习重点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即“四个相统一”的论述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第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

第二,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第三,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高校是研究学问的殿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潜心研究学问、专注教书育人。今天的教师更要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第四,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高校应该有研究未知、探索新知的氛围,有鼓励学术争鸣、学术创新的空气。只要是学术问题都可以研究,但研究成果怎么使用要有个规范,课堂上怎么讲也要有个规范。高校教师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不能信口开河,不负责任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人生态度上的消极。

学习重点三:2018年1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本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高校教师出现违反师德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其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格。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还应采取限制招生名额、停止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以上取消相关资格处理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情节较重应当给予处分的,还应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需要解除聘用合同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应当依据《教师资格条例》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在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调查过程中,应听取教师本人的陈述和申辩,同时当事各方均不应公开调查的有关内容。教师对处理决定不服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出复核、申诉。对高校教师的处理,在期满后根据悔改表现予以延期或解除,处理决定和处理解除决定都应完整存入个人人事档案。